广东省深圳市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近日在执行一起追索劳动报酬案件时,通过深挖企业组织架构,追溯资金流向,及时冻结被转移款项,最终顺利为35名企业员工追回拖欠劳动报酬共计150万余元。
前海深港合作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政策和区位优势,吸引着国内外企业入驻,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网络金融公司作为新的经济业态,在服务社会融资的同时,也客观存在各种风险因素。
2016年6月,前海某投资公司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无力支付35名员工3到4个月不等的工资。在向公司多次追讨未果的情况下,35名员工向深圳劳动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要求其支付劳动报酬及经济补偿金。2016年9月2日,在深圳劳动仲裁委主持下,该投资公司与劳动者达成调解协议,一次性支付给35名劳动者劳动报酬及经济补偿金共计150.39万元。
劳动仲裁调解书生效后,某投资公司并未依约履行。心急如焚的劳动者向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涉及民生,影响人数多,涉案款项大,容易激发社会矛盾。执行员立刻向深圳法院鹰眼查控网发送财产查询请求,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全方位搜索。但鹰眼反馈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已被其他有权机关冻结,无法处置,也无证券、房产、股权、车辆等其他财产,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执行员在对员工进行安抚和交谈中,意外了解到一条新线索。经向工商部门调查核实,被执行人作为集团式金融投资企业,其关联企业数量多,业务涵盖各行各业,其中包括跨境电商、网络游戏等。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董事及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关联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人员。除此之外,在向深圳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查询后,发现这些关联公司的实际经营地也是相同的,这些关联公司已经涉嫌公司人格混同,财产也有可能混同,这给原本停滞不前的执行工作带来了办案思路。
在确定被执行人与关联公司的关系后,执行员向银行发出协助查询通知书,调查被执行人与关联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情况,发现被执行人在立案后向其关联公司百某人公司及爱某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转账共200万元左右,且未注明款项名目。法院执行员认为这涉嫌恶意转移、隐匿财产,逃避法律责任。因此执行员向银行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银行冻结该部分款项。
如何扣款成为新的问题,该部分款项已经在其关联公司名下,而追加被执行人需要复杂、冗长的司法程序,劳动者作为弱势一方很难承担,眼看春节将至,案件离执行到位仅一步之遥,却无法快速推进。
尽管款项被法院冻结,但关联公司内部有不同意见,不愿主动配合法院执行。前海法院执行员逐一对被执行人及关联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询问,细致说明了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采取的措施,包括将法定代表人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还告知被执行人及关联公司有关恶意转移、隐匿财产会带来的民事及刑事责任;执行团队多次对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徐某进行约谈。
经过两个月不懈努力,今年1月初,关联公司百某人公司和爱某某文化传播公司向前海法院提交了担保函,在被执行人无法偿还涉案执行款时,自愿为被执行人的还款责任承担连带责任。1月10日,在关联公司作为执行担保人的情况下,执行员顺利将150.39万元执行款全额扣划至前海法院账户。年节将至,法院将工资发放到劳动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