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法官助理队伍,完善审判辅助人员职业体系的构建,前海法院制定发布了《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全面打造一支责任意识强、专业素养扎实、职业行为规范的法官助理队伍。
《工作指引》包括了五大部分,二十小节,八万余字。主要从法官助理制度概述、法官助理行为准则、司法辅助相关民事诉讼规则、司法辅助工作实务、法律研究与发展培训等方面,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详实的阐述了法官助理制度的背景与意义,法官助理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法官助理工作的职能与流程,是指导法官助理的“百科全书”与“实用手册”,不但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也有很强的司法实践性。
《工作指引》的主要特点
理论内涵丰富
《工作指引》开篇详细阐述了我国法官助理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域外法官制度的经验,站在理论的层面详细分析了法官助理制度的功能与定位,让阅读使用《工作指引》的法官助理全面详实的了解法官助理这一职业的由来、内涵与价值,在实务讲解的开头对该项实务工作进行了阐述,让法官助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有助于他们找好自身定位,把握工作职能。
实践操作性强
为了方便法官助理进行实践操作,《工作指引》中专门列出司法辅助相关民事诉讼规则一章,不但详细介绍了与法官助理密切相关的民事诉讼法内容,还结合前海法院的工作特色,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诉讼程序与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进行了单独的讲解,帮助法官助理非常细致的了解整个民商事诉讼内容与过程,能顺利辅助法官开展审判工作。
行为指导规范
为了打造法官助理队伍专业与职业的形象,对标前海法院现代化国际化法院建设,《工作指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对法官助理的行为作出了规范的指引,要求每一位法官助理,都应当秉持比一般公务人员更高的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者。
职业规划明晰
前海法院在《工作指引》中明确提出法官助理制度是培养法律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法官助理的职业前景给出了明确的预期与规划。除了一般程序性的工作,还要求法官助理在法官指导下,组织庭前证据交换、庭前会议、调解和草拟裁判文书等法律实务性工作,让助理在案件审判中有较高的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助理的法官品质,为成为一名法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兼备的优秀法官,打下坚实基础。
工作职责明确
《工作指引》中除了明确法官助理在法官的指导监督下从事审判辅助工作,还阐明了法官助理与书记员的职责分工。更为有价值的是,前海法院区分了“事务”助理与“法律”助理的职责定位,在“1+2+1”(一名法官、两名助理、一名书记员)的审判团队配置中,可以根据团队实际,要求法官助理分工负责程序性事务和实体性事务,帮助审判团队更加专业高效的运转。
工作流程详细
《工作指引》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全流程,无死角”的详细规定了司法辅助工作流程,其内容贯穿了法官助理从收案、送达、排期、开庭、裁判、归档等整个民商事案件的流转过程,不但从宏观上概述了每个诉讼程序,明确了操作标准,还设计了“小贴士”版块,讲解案件处理中的细节与经验,帮助法官助理从细节处提升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
培训体系完善
《工作指引》专门规定了法官助理法律研究与发展培训的内容,鼓励法官助理从事法律研究,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提炼经验,支持助理参加法律、外语、金融、贸易、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并且设计了完整的培训深造体系,帮助法官助理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从而构建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司法辅助人员队伍。
《工作指引》基本内容
第一章 法官助理制度概述
我国的法官助理制度历史沿革。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一五”改革纲要首次指出法官助理试点。经过多年试点和摸索,2015年 “四五”改革纲要提出健全包括法官助理在内的审判辅助人员管理制度。
法官助理制度的域外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法官助理制度最早出现在美国,已经历了100 多年的发展。目前,法官助理制度在西方很多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缜密的体系:美国法官助理任期较短、职责明晰;德国法官助理的特色是人员来源于下级法院的法官;日本法官助理的的任职资格较为严格;我国台湾地区法官助理制度仿效德国、奥地利的法务官制度,在地方法院或其分院置司法事务官,事实上行使法官助理的职责。
我国法官助理制度的重要功能与目标在于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和精英化的必然选择,法官助理制度是、维护公平正义与提升司法效率、培养法律后备人才。
第二章 法官助理行为准则
公正不偏私。法官助理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必须始终秉持公正的立场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绝不可以因为个人的偏好而丧失中立。勤勉高效。法官助理在处理与审判效率密切相关的事项时,应当秉持勤勉高效的原则,合理安排工作,高效推进案件处理程序。尊重和保密。法官助理应当注意维护法官的权威,给予法官充分的尊重。尊重法官的领导和监督,避免私下评价法官和对裁判的结果。廉洁自律。廉洁是司法工作人员的基本品行,每位法官助理都要守护好自己的名誉和操守。遵循司法礼仪。详细参阅《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司法礼仪规范》,做到着装规范、言语规范、接待规范、开庭规范和内务规范。约束业外行为。在工作之外,应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加强修养,严格自律,约束业外言行,杜绝与法院工作人员形象不相符、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不良嗜好和行为,自觉维护司法人员形象。
第三章 司法辅助相关民事诉讼规则
前海法院法官助理的工作职责包括协助法官处理案件的程序性事项,因此,熟知有关诉讼的程序和规则对于法官助理而言,尤为重要。
一般民事诉讼程序。起诉与管辖、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作出裁判、上诉、执行等各项诉讼程序中的规则与具体处理流程。涉外、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基于前海法院案件管辖的特点,必须了解涉外、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这些规则包括一般原则、管辖、送达、期间、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和法律查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前海法院成立了诉调对接中心,专门负责案件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工作。法官助理要掌握诉调对接中心的工作情况,做好立案前调解、立案后调解、调解引导机制、其他调解促进和衔接机制工作,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作用的发挥。
第四章 司法辅助工作实务
法官助理能否发挥好自身的价值,真正成为法官的得力助手,最终还要归结到实际的工作实务中来,《工作指引》将司法辅助实务工作细化到收案、排期、送达各项工作中。
收案阶段。规范法官助理首次拿到经手案件的案卷即签收新案到登记立案、阅读案卷、整理案卷、将案卷送承办法官阅卷的程序。案件排期。从初次排期、再次排期及排期后续工作,都做了详细的指引。送达。介绍了送达的四个特征,详细列举了送达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制度规定。对于送达的文书种类及送达签收凭证、送达的几种方式及每种方式的具体操作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庭前程序。完成证据交换、庭前会议等庭前准备程序,庭前会议后的案件移转。庭审与合议。在法庭上为法官提供辅助,庭后对卷宗、庭审笔录等相关材料进行整理校对。在合议前向主审法官提出对案件的处理意见,供法官参考。裁判。裁判文书草拟、校对、印制和宣判送达。报结归档。审结案卷整理、裁定移送他院案件注意事项等。报结归档后续工作。如录入生效时间、生效证明章的加盖、案件退费等。上诉。审查上诉期、计收上诉费、将上诉状副本向其他各方当事人送达等。
第五章 法律研究与发展培训
法官助理开展法律研究。详细阐述了法官助理开展法律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要求以案件和法律问题为基础开展司法研究与调研。法官助理教育培训。依据《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司法人员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司法人员业务水平;通过鼓励学历教育,提高司法人员学历层次;通过鼓励理论和实务研究,提高法官助理的司法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