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法院实施港籍陪审员制度一周年

发布时间:2017-07-26 10:57:42  来源:  
字号:

  2016726日,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首批13名港籍人民陪审员宣誓就职。

  一年来,他们充分发挥熟悉香港法律、调解经验丰富以及具有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优势,积极参与案件审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共参与涉港案件审理60件,涵盖金融保理、融资租赁、跨境电商、国际货运、融资融券等类型案件。

  前海法院专家型港籍陪审员,是推动前海法院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机制改革的重要力量,也为自贸区合作区司法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港籍陪审员实践感悟

  罗伟雄:“这个机制对香港和内地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对于像我一样参与到“深港融合”的香港人来说,可以很好地服务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香港和解中心罗伟雄会长,在前海法院担任港籍专家陪审员已经一周年。在这一年里,罗伟雄参与审理5个个案,记忆深刻的案例如内地厂商和巴西厂商的投资项目,罗伟雄利用香港、内地法律的关联,最后使得双方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接受判决的审判。

  金孝贤:“一方面希望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为案件的审判贡献一部分力量,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在对法律不断接触中可以有更多的参与和学习。”

  曾任东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现为一家上市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的金孝贤,也是前海法院的港籍专家陪审员之一。在内地金融口工作了16年的他,对于内地、香港甚至境外的金融不仅具有专业的对于惯常法律的了解,还在债务债权、认定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二、专家型港机陪审员

  前海法院经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集中管辖深圳市内的涉港澳台、涉外一审商事案件,受理的涉港澳台及涉外案件占总案件数的6成以上,因此前海法院一直积极推进引入港籍陪审员制度,从符合条件的香港居民中选任陪审员,随机参与案件审理。

  《港籍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任职条件、选任程序、参审条件、管理培训、功能拓展等多个方面内容,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港籍陪审员履职机制。

前海法院获任命的港籍陪审员分别来自金融、科技、文化产业、公共事务等专业领域,他们普遍知识素养较高,对涉案香港或域外当事人的交易习惯、行业情况也较为了解,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促进矛盾纠纷化解。

 

  三、实施港籍陪审员制度的作用

  推进港籍陪审员制度改革是前海法院综合性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关于要以国际化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建设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法院的具体要求,标志着前海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审判机制改革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

  (一)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

  选任的港籍陪审员均是跨境金融、保险、贸易、物流等领域的专家,前海法院将港籍陪审员按照相关专业进行分类,并结合案件类型在同类型领域专家中进行随机抽取参与案件陪审,确保公开性和专业化。从实践情况来看,港籍专家陪审员在其熟悉的跨境专业领域,不仅在庭前会议和法庭调查时能有针对性地提问,也能在合议庭评议时发表权威性意见,还可以协助主审法官在制作法律文书时用准确专业语言把复杂的问题阐述透彻,避免了“陪而不审、审而不言、合而不议”的现象,提高了我院涉港商事案件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二)推动涉港纠纷多元化解决

  前海法院鼓励港籍陪审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涉港案件调解。同时,港籍当事人对港籍陪审员有着特殊感情与信任,具有较强的地域认同感,通过港籍陪审员参与案件调解,有助于消除港籍当事人因两地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从而更愿意、更容易接受和解方案,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的目标。

 

  四、总结

  港籍陪审员主要是通过参与案件审理,将港籍人士的专业知识与法官的法律判断相结合,在处理涉港案件中,能更好地消除香港同胞因制度理念和生活环境差异等因素造成对内地司法的距离感,进一步增加裁判透明度,从而提升内地法院的国际、区际公信力。此外,港籍陪审员通过参与案件的审理,也可以帮助香港同胞了解内地法律和法治环境,成为司法民主的实践者和见证者。20175月,深圳前海法院启动了第二批共28名港籍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工作,这意味着港籍人民陪审员将在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也将进一步推动前海法院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