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7日正式揭牌,同步启动的还有“一带一路”法律公共服务平台。该中心将加强与跨境商事调解仲裁对接,为“一带一路”沿线商事主体提供国际化的纠纷解决服务,首批40名调解员将于近期上岗。而同步上线的服务平台将在线提供国际商事诉调对接谘询服务,港商若有需求可选择合适的纠纷解决方式。
据深圳前海法院院长闻长智介绍,前海“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将与深圳国际仲裁院等多家境内外调解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专门负责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该中心将通过加强与跨境商事调解仲裁的对接,发挥域外特邀调解员作用,完善涉外纠纷中立评估机制,拓展信息化涉外纠纷解决方式,为域内外商事主体提供便捷高效权威的纠纷化解服务。
首批将引入40名调解员
闻长智向记者透露,该中心与此前前海法院成立的诉调中心是并行机构,调解员将从中挑选一部分,人员名册将于近期推出,预计首批将引入40名调解员,当中会有香港人担任调解员。他称,同步启动服务平台是前海法院推进智慧化法院建设的具体举措,将积极运用互联网调解方式,支持多方在线调解,实现远程视频调解和确认,令化解纠纷更加便捷。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蒋惠岭表示,作为全国受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最多的法院,前海法院成立“前海‘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是回应新时代发展与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力加强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解决,积极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志光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以跨境金融贸易和基础的建设,知识产权领域纠纷的解决,需要港人以及外籍调解员的参与。他建议,通过信息化技术引入更多的国际化专业力量参与国际商事的调解。“香港或印度的调解员到不了现场,以后可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远程调解。”
将建在线纠纷解决平台
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认为,商事调解和仲裁对接,能大大降低成本并达到法律效力,发挥更大的成效。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徐鹏表示,诉调对接中心成立后,司法局将选拔推荐具有优势资质的律师加入到调解员队伍中,同时积极建设“在线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为律师开展在线调解提供便利。
当天,最高人民法院、香港律政司、深圳市委政法委、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前海管理局、深圳国际仲裁院等单位代表共同为中心揭牌。其间同步举行的“第二届前海涉外涉港澳台商事调解论坛”,与会嘉宾聚焦“国际调解发展趋势与变革”、“国际调解公约规则和调解标准及程序”、“调解、仲裁与诉讼关系以及国际调解协议的执行力”三个主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