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法院成立3年来,始终面向国际舞台,在审判工作中坚持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平等保护等国际通行的司法理念,平等对待各类商事主体,在诉讼程序、法律适用、裁判尺度上一视同仁,学习借鉴国际司法经验,努力为国际、区际纠纷化解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提高国际司法公信力和竞争力。
全面推进涉外涉港澳台审判机制改革
前海法院集中管辖深圳市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及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的一般知识产权案件,2015年2月受理案件以来,共受理各类案件14651件,其中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3805件(涉港案件2790件),居全国第一。前海法院以改革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理机制为着力点,2017年7月开始全面推进涉外涉港澳台审判机制改革,以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改革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制约审判效率与公正的突出问题。
针对司法文书“送达难”制约审判效率的问题,前海法院建立了涉港案件转交送达制度,规定涉港商事案件可由原告或律师向被告送达程序性法律文书。在华侨永亨银行诉中扩永威公司等9名被告涉港金融借贷案件中,原告在一周内成功将传票送达至所有被告,确保了庭审的顺利进行。针对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不集中的问题,前海法院改革审前程序,建立强制答辩制度,防止突袭答辩,实行律师调查令和庭前会议制度,促进当事人开展诉讼合作,提升了诉讼效率。
据统计,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在集中管辖之前的审理周期为17.2个月,集中管辖之后的审理周期则缩短为9.6个月,大大提升了案件审理的效率。自成立至2016年,前海法院共受理协议管辖案件502件,截至2017年则上升为4025件,更多的当事人愿意选择前海法院进行诉讼。
不断提升区际国际司法公信力
2016年10月,前海法院审结D银行诉L公司融资租赁纠纷案件,是首个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裁判的案件。案件审结后,获得了新闻媒体“前海法院一小步,企业信心一大步”的赞誉。该案代理律师认为,前海法院在域外法查明与适用中的破冰尝试,是对中国司法改革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同时增强了香港乃至全国资本对投资前海自贸区的法治信心。
为更好发挥毗邻港澳的区域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和国家司法文明创新协同中心推动下,“中国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基地”和“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下简称“一中心两基地”)于2015年9月20日落户前海。最高人民法院选定前海法院为“港澳台与外国法律查明研究基地”。前海法院以此为契机,对域外法查明与适用开展扎实的理论研究,先后出台《域外法查明办法》《适用域外法案件裁判指引》《关于审理民商事案件正确认定涉港因素的裁判指引》等制度,推动专家智库建设,成功实现香港律师作为法律查明专家出庭接受质询,着力解决了域外法适用与查明中“查明机制创新”“涉外因素认定”“专业队伍保障”等关键性问题。依托“一中心两基地”落户前海的优势,前海法院建立起了全国最为系统化的法律查明与适用机制,实现了域外法在前海法院“认得全”“查得明”“用得准”。截至2017年12月,前海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台案件中,共有35件在合同中约定适用域外法,适用香港法调解成功案件4件,已经适用香港法判决但尚未生效的案件3件。
为提升涉港案件裁判的公信力,前海法院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专家型港籍人民陪审员制度。2016年7月,选任了13名具有金融、互联网、知识产权等专业背景的香港居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发挥其在涉外涉港澳台案件中的作用,消除因制度理念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履职1年多来,港籍陪审员共参与审理案件89件。来自内地-香港和解中心的陪审员罗伟雄成功调解了前海法院适用香港法裁判的首个案例,提升了港籍当事人对内地法律文化的认同。
更加自信地走上国际舞台
2017年8月,前海法院会议室,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院长马克·比尔在与法官们进行热烈交谈中,打了一个非常风趣的比喻:“前海法院的成立背景与履职目标都与迪拜国际金融法院有不少相似之处,我好像找到了我失散多年的‘兄弟’。
这样类似的场景在前海法院成立发展的3年中并不少见,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自贸区商事活动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前海法院不仅在审判中坚持国际共通的司法理念,也注重学习借鉴世界司法经验,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司法交流,“引进来”和“走出去”,凝聚司法共识,展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
前海法院还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探索长效化的涉外司法交流机制。成立以来,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澳门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院长马克·比尔、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法官杰弗里·沃斯爵士等司法界专业人士来访交流,双方就审判理念、判例制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前海法院法官也多次到香港法院、英国法院开展专业交流,不断巩固和扩大两地司法合作交流愿景。同时,前海法院还与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举办了6期“普通法思维培训班”,邀请新加坡国际商事法院法官、香港大学法学教授及香港执业大律师讲授普通法的理论与实践。
自2016年起,前海法院与蓝海现代法律业服务中心共同承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单位主办的“法智论坛”。该论坛以“域外法查明与适用”为主题,每年根据法律查明和适用的司法实践需求,围绕不同的议题展开。两年来,论坛聚集了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家,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数十位知名法律专家,以及全国自贸区法院的业务骨干参与论坛,成为前海对外司法交流的名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国家深化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这对前海法院来说,是更大的空间与舞台,也是更大的责任与挑战。下一个3年,前海法院必将深入落实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布局,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系,继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法院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