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认真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构建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发布时间:2019-03-11 16:41:10  来源:  
字号:

近日,深圳2018年度“十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揭晓,其中前海有两大事件上榜。其一,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新机制: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落地深圳(由两家落户前海的机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和深圳国际仲裁院共同推荐)。其二,成立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强化前海合作发展引擎作用:前海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建设生机勃勃(由前海管理局直接推荐)。近年来,前海已多次入选深圳年度“十大法治事件”,体现了前海加强大湾区法律事务合作的努力,体现了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精准专业的法治探索及在法治建设上的积极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对前海在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中的作用予以明确定位,强调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加强法律事务合作。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前海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强化法治创新,着力营造富有前海特色的国际化一流法治环境,推动法治建设不断深入。

以打造最接近香港的投资环境为目标,实行最国际化的商事仲裁,前海先后成立全国第一家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第一家按法定机构模式治理的仲裁院,第一家借鉴香港廉政监督模式的廉政监督局,第一家粤港澳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等……前海法治建设生机勃勃。

前海将全面落实《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特区立法优势,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条例》、修订《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巩固前海既有改革创新成果;加快修订前海管理局暂行办法、前海湾保税港区暂行办法,推动法定机构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出台《深化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行动方案》,加快完善前海法治建设顶层设计,构建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打造司法领域全生态链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一带一路”商事纠纷调处中心、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一中心两基地”,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圳国际仲裁院、金融法庭、知识产权法庭、前海法院、前海检察院、司法鉴定所等一大批法治机构集聚前海。同时,全国11家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有7家在前海,华南地区仅有的两家外国律师事务所驻粤代表处也落户前海。在前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司法领域全生态链。

“作为前海法治创新的新型机构,蓝海中心将依规划纲要为指针,进一步完善域外法律查明平台,加快‘一带一路法治地图’的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和全面性的法律服务数据平台,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全面、专业、便捷的法律信息保障和法律智库咨询服务。” 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理事长李茁英表示,蓝海中心将促进与港澳之间法律专业人士的交流借鉴,共同服务大湾区法律合作。

前海公证处主任富建明表示,前海公证处将对标规划纲要,立足公证职能,为大湾区企业和个人提供定制化公证法律服务解决方案,更好满足大湾区公证需求。积极参与前海法院司法辅助事务,探索建成和完善前海公证云平台,完善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服务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公证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公证服务的国际通行效力,搭建法治化、国际化的“信任桥梁”,为大湾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公证法律服务。

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前海加快支持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平台作用,推进“深港法律服务深度合作区”框架协议落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融合的策源地。联合香港,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协调粤港澳三个法域的争议解决机制非常重要。”香港律政司前司长袁国强认为,应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合作,通过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平台,构建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为大湾区商事争议解决提供多种选择。

粤港澳仲裁调解联盟当值主席、澳门世界贸易中心仲裁中心全体委员会主席高展鹏介绍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仲裁调解联盟,由深圳国际仲裁院牵头三地15家主要仲裁调解机构共同设立的粤港澳仲裁调解联盟,仲裁和调解的当事人来源国已经达到了118个。

“前海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化金融中心作用,联动香港,在前海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前海香港商会会长、全国首家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港方合伙人林新强表示,《规划纲要》为粤港法律合作、律师业务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华商林李黎将紧紧抓住《规划纲要》出台的大好机遇,深化合伙型律师事务所试点,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律师业的发展探索经验。

深入探索适用港澳台和外国法律审判商事案件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要求建设的司法改革示范法院,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将认真落实大湾区规划纲要,积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司法的规范引导作用,在适用港澳台和外国法律审判商事案件等方面继续推进。”前海法院副院长张彬说, 2018年,该院适用香港特区法律审理案件22件。

张彬表示,前海法院将对标《规划纲要》,继续坚持司法规范引领,强化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保障。妥善审理涉大湾区案件,不断完善涉外涉港澳审判机制,依法保障域内外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健全司法保护体系,把握服务市场管理机制创新,完善涉及金融、知识产权、产权、环境保护等司法保护机制,助推大湾区全面协作共享创新发展;以粤港澳区域司法合作为着力点,积极行使司法管辖权,依法保障大湾区商事主体协议选择法院的权利;继续强化对香港澳门与外国法律的查明与适用机制,确保当事人依法选择准据法的权利;推进落实《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全面保障兑现当事人权益;推动建立大湾区司法数据库,探索司法资源信息联动发布等机制,实现大湾区司法数据与信息的共同建设、管理与利用;不断深化运用“港澳台籍和外籍调解员+内地调解员”以及“港澳台籍和外籍调解员+调解法官”联合参与涉外涉港澳台案件调解的工作模式,完善跨境商事纠纷联合调解机制。

打造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前海法治创新的品牌。截至去年年底,前海的专利申请授权量已经达到了2.5万件。前海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发挥深圳知识产权法庭、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开展知识产权申请、确权、维权工作。培育引进一批知识产权投资融资机构,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培养,推进深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构建集创造、保护、运用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共同打造前海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前海制定了《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关于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中级法院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广东安证计算机司法鉴定所等进驻前海办公。广东公标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与保险公司联手,共同研发出以“专利维权保障保险”为主的系列知识产权保障保险。前海科控公司与中专隆天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推动形成前海特色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前海还加强知识产权相关课题研究,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