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公证处是全国首个在自贸区内成立的公证处。成立以来,前海公证处在市司法局党委关心下,始终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服务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深港和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前海公证处有3项公证业务创新入选《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017年制度创新成果汇编》,其中,“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工作”、“赋予保理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2项作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第三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向全市推广。前海公证处的创新探索,受到司法部公证司领导充分肯定。
截至今年12月,前海公证处累计办理各类公证业务3万余件,其中,涉外业务5000余件,主要涉及企业派遣函、个人驾照、学历、学位、在职证明、无犯罪记录等公证事项,主要用于境外个人学习、工作、生活和企业经贸、业务往来,公证书使用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前海公证处公证质量良好,未发现错假证,达到预期目标任务。2017年工作中,通过公证员严格审查累计发现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公证书的行为55宗,预防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有效发挥了公证预防纠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职能作用。
2017年,前海公证处累计已经办结强制执行公证1614宗,99%的合同都得到了顺利履行,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强制执行公证合同履约率为100%。个别出现违约并申请出具执行证书的均得到法院执行,执行率100%。
率先开拓保理新型公证业务
2017年,前海公证处紧紧围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业务需求,积极探索资本市场公证业务新领域,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开拓了商业保理新型类金融公证业务,为前海商业保理产业发展提供积极公证法律支持。
商业保理是我市新兴产业,特别是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发展迅猛。2016年11月,前海公证处与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围绕服务自贸区保理产业发展,加强业务交流,开展顾问合作,探索专业化、综合化公证法律服务,为保理企业开辟绿色公证服务通道,在办理好传统公证服务满足保理企业公证需求的同时,重点推动强制执行公证,对回购型保理合同及附属担保合同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实现对融资企业债权及保理企业债权的法律增信,为保理企业进行债权融资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目前,前海公证处已办理保理合同强制执行公证业务385宗,涉及企业融资金额近百亿元。其中,最早与前海公证处合作的一家商业保理企业,每一单保理业务均办理赋予保理业务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2016年12月,该家保理企业成功发行保理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首期保理ABS规模达3亿元,ABS资产优先级的信用评级由专业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联合评为最高评级AAA级。
全国首创满足融资租赁产业公证需求
为更好的服务自贸区重点产业发展,在深圳市司法局指导和支持下,前海公证处率先采取直接与前海管理局合作的模式,有针对性地共同探索自贸区公证服务新模式,并以前海明星产业为突破,重点服务前海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探索推出综合化公证法律服务,打造融资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全方位满足融资租赁产业公证需求,助力融资租赁企业发展。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融资租赁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最具明星业态的新兴产业。为推动融资租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由前海公证处负责起草了前海融资租赁公证白皮书——《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融资租赁行业规范指南——公证与登记篇》,为融资租赁企业发展探索公证综合法律服务,保护融资租赁企业物权和债权安全。
此外,前海公证处还积极探索率先开拓商业保理新型公证业务,被司法部网站列为公证业务创新第一条。目前,前海公证处正在起草“自贸区商业保理公证白皮书”,探索综合公证法律服务。今年,前海公证处累计办结保理合同强制执行公证业务385件,涉及保理融资金额近94.7亿元。
先后与十余家银行、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资管公司等进行业务交流,并与3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助多家企业起草、修订合同文本,努力推行强制执行公证业务。
服务社会基层工作 推出遗嘱保管服务
随着城市的更新和旧城改造工作,涉及老百姓群体,利益大、人数多,需要特别慎重处理。前海公证处注重发挥公证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推动深圳市村股份公司规范运作和发展。
前海公证处采取提前10天介入,驻村提供前置法律服务、委托公证服务,协调解决监护、继承等事务,确保股东代表大会和股东大会顺利召开并顺利表决通过。目前前海公证处共办理相关公证十多项,每次通过率均达到90%以上。
在前海公证处办理的沙井社区一个村股份公司股东大会中,涉及自然人股东1166人,但大会表决当天秩序井然,除去已故股东,出席率为96.37%,赞同通过率为99.32%。
遗嘱保管服务方式是公证员审查立遗嘱人主体身份、行为能力之后,充分告知有关遗嘱的法律规定、法律意义、法律后果之后,由立遗嘱人亲自将自书或代书遗嘱进行密封,交由公证处进行保管,公证处出具《遗嘱保管证书》,并建立专门保管账簿、配备专用保密柜,同时,建立后续保管遗嘱的上传、查询、取回、领取等制度。
2016年10月12日,前海公证处率先签发我市乃至我省首份《遗嘱保管证书》,正式推出遗嘱保管服务。遗嘱保管服务进一步丰富了遗嘱公证服务内容和层次,可以满足市民特别是在自贸区创业、工作的境外人士对遗嘱私密性与公证规范性的特殊需求。
首创初审和双重审查管理制度
前海公证处在广东公证系统首家引进人脸识别一体机,增加技术辅助,将“互联网+”思维落在实处,全面开通在线预约、在线申办、微信受理、支付宝受理等互联网受理平台。
建立“初审”制度和“双重审查”,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和“预受理制度”。免费提供公证书邮寄服务,打造移动办公平台,实现移动式办公。对前海自贸区企业和科技园高科技企业实行企业资料备案制度。
“初审”是对于申办公证的当事人在排队等候期间,先行安排公证人员接待,了解公证需求,通过“初审”,既方便当事人办理公证,节省等候时间,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办证质量。
在前海公证处,市民足不出户就可在线申办37类、50余项公证业务,范围涵盖涉外民事、国内民事、涉外经济、国内经济等各类公证业务。同时,系统平台同时集合了网上申请、预约、资料上传和缴费等功能于一体,开通了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等多种在线支付方式,实现了PC、手机移动端在线申办全覆盖。在内部流程理顺后,90%以上的公证业务,实现1天出具公证书,涉外公证3天出具公证书,公证效率全市第一。
通过“双重审查制度”,前海公证处累计发现冒名顶替、假证假材料29宗,其中,90%以上都涉及房产、股权等财产处置事项,避免当事人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有效维护了市场交易安全。
成立司法辅助事务、知识产权保护双中心
随着今年7月27日,前海公证处与前海法院签署《关于加强司法辅助事务集约管理的框架协议》,在全国率先贯彻落实共同加强司法辅助事务集约管理探索,探索“第一道防线”与“最后一道防线”的 “互联互通”,为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和解决,提供规范化、集约化、信息化处理的新模式、新思路。
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在前海法院大力支持下,前海公证处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前海公证处选派首批5名公证人员组建了司法事务服务团队,成立了“前海公证处司法事务服务中心”,并就司法送达、财产保全、调查取证、证据保全等部分司法辅助事务进行了实际操作办理。
目前,“前海公证处司法事务服务中心”已经入驻前海法院,正式开展公证服务工作。8月3日,前海公证处出具了首份司法辅助事务公证书。
此外,前海公证处还专门组建团队,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与腾讯等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妥善满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公证需求。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