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法律论坛在深圳举行 前海落户第30家律所

发布时间:2019-01-25 09:21:03  来源:  
字号:

  “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著名湾区相比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最年轻的湾区,而年轻就与广大青年息息相关。青年是大湾区的未来,大湾区的未来将一定是由青年来定义”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邹平学表示。

  98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法律论坛”在深圳召开。作为国内首个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的法律论坛,论坛主题为促进香港、澳门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研究、探讨国家制定出台《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的重大意义和实施机制,以及港澳青年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就业、创业和生活将面临的相关法律政策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曙光、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黎军等出席论坛,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圳大学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香港、澳门的专家及学者约80人参加了论坛。

  两家法律机构揭牌前海落户第30家律所

  前海传媒在开幕式上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法律研究所”、“广东梦海律师事务所”两家机构揭牌。其中,“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法律研究所”由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共青团深圳市南山区委员会、广东梦海律师事务所三家联合发起成立,该研究所以“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法律问题,服务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政府决策咨询,并通过定期举办论坛活动组织内地、香港和澳门三地的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开展政策宣传、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著名湾区相比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最年轻的湾区,而年轻就与广大青年息息相关。青年是大湾区的未来,大湾区的未来将一定是由青年来定义。”邹平学表示,青年发展的法律研究是一个空白点,所以成立这家内设机构,是想要走一个差别化的道路。

  作为上述机构发起单位,广东梦海律师事务所是经广东省司法厅批准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设立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该律所律师团队由一群高学历的青年律师组成,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地青年群体有着广泛的联系。据介绍,这家律师事务所在今年7月底获批。“要有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走有特色、创品牌及差别化发展道路,立足前海这片热土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邹平学建议。

  前海管理局法治与社会建设促进处处长曹海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前海始终把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市场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良好社会氛围,作为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前海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其中,律师事务所为前海的法治建设作出了努力,在此之前,前海已经集聚29家律师事务所,加上今天揭牌的广东梦海律师事务所,数量已经达到30家。律所不光是为前海公共法律服务增加力量,也为深港两地的法律研究增添了新的力量。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实施是“重要一步”

  据了解,本次论坛分为三个单元,来自大陆、香港、澳门的专家及学者围绕“一国两制”、“青年发展”、“居住证”、“大湾区建设”、“青年创业”等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邹平学就《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简称《办法》)的基本内容、重大意义及实施机制等问题谈了几点看法,他指出,《办法》的出台,有利于更好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利于实现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的愿景,将对港澳与内地的全面互利合作在合作领域、合作层次、合作机制和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方面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办法》还极大地便利了港澳居民在内地的求学、工作和生活。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原局长政治助理、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何建宗表示,居住证不仅是一个证件,其意义远大于一个证件,这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个证件代表“一国两制”的新阶段。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法律研究所主任黎沛文表示,本次论坛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的实践创新,未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研究所将致力于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为大湾区建设贡献智力支持。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港澳台青年研究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广东省法学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广东梦海律师事务所、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法律研究中心等机构承办,香港青年专业联盟(前海)众创空间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