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行了《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梳理深圳法治发展近期的特点并提出建议。
本书梳理了2020年深圳在创建法治城市示范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立法、政府法治、司法、社会法治和依法防疫等方面工作基本情况以及法治发展中的突出亮点,并对深圳法治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蓝皮书指出,去年,深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要求,加快创建法治城市示范。坚持聚焦改革发展关键环节,努力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个人破产、绿色金融、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法规,以创新立法着力破解改革发展深层次问题。在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的推动下,数字政府、智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探索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法律顾问、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法律监管等。司法工作有序推进,智慧司法的创新举措确保了疫情防控时期审判、检察工作正常开展,公益诉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工作均得到加强。社会法治平稳发展,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法律服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以法治思维依法科学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完善全链条保护机制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精细化、智慧法治建设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个人破产制度试点探索等是深圳法治发展的突出亮点。
在新书发布的同时,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了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研讨会,市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深圳大学、深圳市委党校、广州大学、深圳市司法局、罗湖区检察院、深圳市法商研究院等十多个单位专家参会。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表示,从法治蓝皮书中,可以看出从一流法治城市、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到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演进过程的深圳法治发展年轮。社科工作者、法学研究者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法治深圳,续写“中国之治”新篇章的法治保障贡献智慧。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认为,本次出版的《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为深圳市紧跟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新发展,加快创建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提供了智力支撑。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一级调研员、《深圳法治蓝皮书》主编主持了发布会,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所长李朝晖研究员介绍了《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的主要内容,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涂成林教授交流了广州蓝皮书编写工作经验。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邹平学教授、深圳市委党校《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主编熊哲文教授、深圳市司法局一级调研员黄祥钊、罗湖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黄海波博士、深圳市法商研究院院长曹叠云博士、东方昆仑(深圳)律师事务所王成义研究员、深圳卓建律师事务所张斌主任、深圳版权协会副秘书长孟海等专家围绕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协同相关立法创新、法治政府建设、司法改革、智慧法治、法治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
《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速览
《深圳蓝皮书: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梳理了2020年深圳在创建法治城市示范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立法、政府法治、司法、社会法治和依法防疫等方面工作基本情况以及法治发展中的突出亮点,并对深圳法治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要求,加快创建法治城市示范。坚持聚焦改革发展关键环节,努力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个人破产、绿色金融、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法规,以创新立法着力破解改革发展深层次问题。在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的推动下,数字政府、智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探索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法律顾问、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法律监管等。司法工作有序推进,智慧司法的创新举措确保了疫情防控时期审判、检察工作正常开展,公益诉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工作均得到加强。社会法治平稳发展,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法律服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以法治思维依法科学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完善全链条保护机制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精细化、智慧法治建设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个人破产制度试点探索营商环境优化新路径等是2020年深圳法治发展的突出亮点。